安全工作不是一个个分散的点,而是一整张面,面中的要素高度关联。风险管控、隐患排查、应急处置,这些要素往往相互承接,前后关联。比如,风险管控的措施失效就是隐患,应急处置的前提就是风险辨识评估。因此,对于安全从业者来说,要从系统上抓好安全工作,首先要对“关联”二字高度敏感与理解,站到面上看待问题,然后再对各个点进行管理,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首先,安全工作从时间维度上关联。风险管控、隐患治理,险兆管理与应急处置构成了安全管理的主线条。在这个主线条中,这些要素从时间维度是高度关联的,首先是风险管控,风险管控措施一旦失效,风险就演变为事故隐患,需要通过隐患排查来实现,隐患如果治理不及时,就会继续演变为险兆事件,甚至是直接升级演变为事故。从以上分析来看,从时间上来讲,风险是排在第一位的,其次才是隐患、是险兆,是事故。
时间维度关联图
其次,安全工作从空间维度上关联。安全管理是一个面上的问题,这其中涉及很多线条,也涉及很多工作。对于这些工作,从空间的不同角度来看,会得出不同的结果。从管理对象上来看:作业活动、设备设施、部位场所的风险为基本管理对象。从管理基础上来看:责任制、技术设计、安全投入、教育培训为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。从管理方法上来看:风险管控、隐患排查治理、险兆事件识别及上报、应急管理是主线。从管理实施上来看:其余为管理实施性工作。而管理对象、管理基础、管理方法、管理实施从空间上来看,又具有关联性,所以这些要素从空间上来看是关联的。
空间维度关联图最后,安全工作从内容维度上关联。安全管理主要有四个方面。一是以具体直接的风险点为对象,比如设备设施、危险化学品、危险作业、消防等风险单元或风险点,称为业务管理;二是通过支持服务的方式,间接促进风险点的管理,比如安全投入、教育培训、劳保用品、警示标志等支持性措施,称为支持管理;三是通过监督监视的方式,间接促进风险点的管理,比如隐患排查治理、领导带班工作、安全奖惩与考核等监督性措施,称为监督管理;四是通过应急管理的方式,间接促进风险点的管理,比如应急管理、事故报告、责任追究等通过事后应急补救性措施,称为应急管理。所以,从内容上来看,这些要素也是高度关联的。
内容维度关联图
明晰了安全工作要素的关联性,其根本目的还是要加以应用,为安全工作带来便利,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无论是企业落实责任,政府执法检查还是第三方社会化服务,都是同一个道理。只要掌握了安全工作的底层规律与逻辑,这些要素就可以交互使用,相互借鉴。比如,风险分级管控的成果,可以使用到隐患排查治理中来,也可以使用到教育培训工作中来,隐患排查治理的成果,也可以应用到教育培训或应急管理中来。所以,在平时的工作中,切记要学会关联,减少重复工作量,以此提升安全工作的效率。